• 预约挂号
  • 官方微信

严谨 求实 卓越 创新

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健康检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外科汪宏主任荣获第二届“江淮名医”称号

2015-11-11 来源:浏览量:2563
近日,安徽 省卫计委 发文公布了 我省第二届“江淮名医” 名单 ,全省范围内共评选出100人,其中省级60人,地市40人。 我院外科汪宏主任荣获第二届“江淮名医”称号,我院眼科赵军民主任和儿科温晓红主任曾在 2012年获得首届“江淮名医”称号,至此,合肥市一院成为市级医院中拥有“江淮名医”最多的单位。
 
据了解, “江淮名医”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动态管理,每3年评选一次,可以连任 任期内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称号和待遇。2012年我省评出首届首届“江淮名医”96名。当选“江淮名医”后,每人将获得5万元津补贴奖励,我省亦将组织“江淮名医”参加业务培训、进修、考察等活动。“江淮名医”可优先申报临床新技术新项目,优先入选学术团体或评审专家组,优先参加学术活动,优先评先评优,优先办理延退手续,每人每年还可享受10天学术休假。
 
(新闻办/费秦茹)
 
 

 

 

光明使者

——记首届“江淮名医”赵军民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

因为你是我的眼

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你就是光明使者,给人类带来明亮,让我们能看到这多彩世界就在眼前。三十年来,他勤奋工作、淡泊名利、刻苦钻研,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位患者,用精湛的医术使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是深受患者爱戴的好医生和优秀的眼科专家。他就是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赵军民,眼科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眼科行政副主任,白内障诊疗中心主任,眼内人工晶状体植入研究室主任,专门从事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及研究工作。担任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眼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合肥市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发展学科眼科学学术带头人。

 

在业务上,赵军民主任于1986年开展眼显微外科手术,1988年开展眼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1998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同年获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合肥市卫生行业百佳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被评为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2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赵军民主任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三十年来,赵军民同志先后开展“科研、三新”项目27项,取得科研成果5项,其中4项科研成果分获合肥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完成医学论文39篇,其中27篇分别在中华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

 

赵军民主任鲜少主动宣传,但先进报道里总有他的身影。首届江淮名医、合肥市白内障复明工程的主要负责人等荣誉光环记载着赵军民主任为人类复明康复所作出的贡献。赵军民主任为人低调,上班时间就只是围着手术室、病房、门诊,三点一线的忙碌。三十年来已使上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平均每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在千例以上。赵军民主任仁心仁爱,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无数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收到表扬信、感谢信两百余封,锦旗50余面,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

 


 

守护患儿的健康卫士
——记首届江淮名医温晓红
 
安徽省第一届江淮名医,温晓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 医师分 会早产儿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优生优育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安徽分会、遗传学会安徽分会常委 省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合肥市分会主任委员 ;安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副主任委员; 合肥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病残儿鉴定委员会专家、合肥市手足口病专家组组长。 合肥市20 14 合肥市第七届拔尖人才
 
2015年 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温晓红主任作为医疗行业女性优秀代表,受邀参加了合肥电视台经典栏目《都市直通车》的现场直播。当被主持人问起“作为儿科医生,与其他科医生有什么不同,如果能再选择一次职业,还会选儿科吗?”温主任动情的回答,“自从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工作,30多年的从业经历,其中的酸甜苦辣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成长与进步。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儿科又被称为哑科,患儿无法像成年人一样,主诉自己的病痛配合检查和治疗,只会用哭来表达身体的不适。这就需要医生耐 心、细心 ,掌握儿童和家长的心理。但儿科病情变化大、风险大、家长期望值大,医生压力 非常 大。需要医生与家长详细 、有效 的沟通, 精心治疗 ...... 如果再选择一次职业的话,我仍然不排斥(选择)儿科。因为在与患儿家长 接触 的过程中,交流了感情, 相交了 一批朋友,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的第一批小患者,如今有的已经大学毕业结婚生子,当年陪着来看病的爸爸妈妈,已经升级成爷爷奶奶带着第三代人来找我看病。这样延续的感情让我感到很欣慰。”
 
温晓红主任就是这样一位医技 求精 、医德 求真 、同仁 尊重 、百姓信赖的医疗战线上的健康卫士。她为人谦 和、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的事迹尽管不惊天动地,但点点滴滴却感人至深。
 
温晓红主任在业务上不断学习医学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救治患儿疾病的水平,2006年以来先后多次主持省、市科研课题6项,获科研经费资助 近百 万,其中“早产儿早期干预减低脑瘫和智力低下发生的临床研究”获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由于新生儿 随访项目突出,有幸受邀参加上海复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持的国家级的早产儿疾病全国多中心课题研究 担任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以来培养 7名学生,其中毕业4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北大中文收录期刊近20余篇,其中中华儿科杂志等中华系列杂志7篇。
 
作为科主任,她积极推行先进的管理方法,强调科学的人文管理理念,注重细节、环节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因素,大胆启用中青年医师,先后推荐9人参加省、市各专科分会常委、委员,培养了一批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中青年骨干队伍,为学科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带领大家 努力开展 项目 ,先后开展了新生儿重症急救技术、高危儿早期干预等多项新技术,开展新生儿脑损伤基础研究;建立和主持了高危儿随访、儿童哮喘等专科、专病门诊,大大提高了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水平,降低了新生儿的病死率,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微创学科的探路先锋

——记第二届“江淮名医”汪宏

 

   当你来到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向医护人员问起一位“50后”资深微创外科专家的印象,“60后”的人会告诉你,那是勇于创新,孜孜不倦的学者,“70后”的人会告诉你,那是严谨细心,谈吐幽默的专家。“80后”会告诉你,那是关心后辈,学富五车的长者。这些不同的评价都归集于同一个人,安徽省“江淮名医”汪宏。

 

2007年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合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合肥第5、6届拔尖人才;安徽医科大学外科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连续任安徽省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合肥政协委员;目前担任安徽省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合肥市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外科学会腹壁外科和疝学组副组长、安徽省外科学会腔镜内镜学组副组长、安徽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会常务委员,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普外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理事。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和光环也都归集于同一个人,安徽省“江淮名医”汪宏。

 

汪宏主任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常规手术中的运用及胆道镜对肝胆疾病诊治,在完成三孔法胆囊切除术2000余例的基础上,率先在省内开展腔镜的多项先进项目,如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腔镜下成人疝无张力修补术、腔镜下贲门失弛缓症的Heller手术、腔镜下食道裂孔疝手术、腔镜下脾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腔镜辅助下胰体尾癌根治术,并独立开展半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贲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直肠癌TME、结肠癌CME等普外科复杂手术。近期,微创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汪宏主任的带领下,熟练应用3D高清腹腔镜系统,成功完成了一系列腹腔镜高难度手术,该技术目前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今年始,为响应广大单纯性胆囊结石病人保留胆囊的需要,汪主任以精湛技术为依托,积极开展胆道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保留胆囊的结石去除手术,尽可能为患者保留健康脏器,填补了我省该项技术空缺,为胆囊结石病患带来福音。

 

汪宏主任重视人才培养,在他的领导下,一批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他心胸开阔,鼓励年轻医师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团结奋进带领全科共同发展。汪主任重视科教宣传,亲自参加电视、广播、平面媒体的健康宣教节目,为老百姓科普健康知识,深受百姓的欢迎。作为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微创外科学科带头人,汪宏主任用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展现了江淮名医的风采,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

 

(新闻办/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