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挂号
  • 官方微信

严谨 求实 卓越 创新

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健康检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美好睡眠,放飞梦想

2016-03-20 来源:浏览量:2918

  

3 21 是世界睡眠日,上周三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美好睡眠”大型义珍活动,宣传睡眠知识。

 

  

 

    宋先生最近总是感觉很疲惫,晚上睡觉呼噜声特别大,此起彼伏的,时而也会突然坐起来,喘上几口气,才感觉呼吸顺畅些。白天工作没精打采,坐着开会不一会就睡着了,感觉特别尴尬。参加义诊的呼吸内科主任李秀耐心听完宋先生的讲述后,解释道,打鼾也是一种疾病,专业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容易造成多器官缺氧,引起多系统损害。专家建议,对于确诊患有鼾症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体重,戒烟酒,睡觉时可采取侧卧位睡姿,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鼻腔阻塞性疾病。若病情比较严重,一种情况是由于鼻部、咽喉部疾患等导致的鼾症患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另一种,非器官发育异常的患者可使用便携式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苏洁)
 

 

如何自测有无鼾症
   睡眠时打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近几年,通过各大媒体、医院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打鼾是一种疾病,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可谓是全能型的健康杀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自判是否患有鼾症,是否需要进行睡眠检查呢?
来做做下面几道题,测测自己是否患有鼾症吧!
1.  体重指数超过28(体重指数= 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2);
2.  睡觉时经常鼾声震天;
3.  梦中醒来身上有汗;
4.  在睡眠中会发生短暂的全身动弹不得或家人告知肢体活动过多,严重者可出现打人毁物;
5.  睡觉时会因喘不上气憋;
6.  睡觉时我必须不停地变换姿势才舒服;
7.  夜里总觉得胃部不适,反酸水;
8.  夜里小便多; 
9.  一醒就再难入睡;
10.    不管什么时候醒来时都感到口干、口渴;
11.    早晨睡醒头有点疼或者有蒙蒙的感觉;
12.    晨起血压高;   
13.    白天感觉疲劳,总犯困;
14.    连开车时都会睡着;
15.    犯困不分场合,就连开会时也会睡着;
16.    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下降;
17.    最近情绪急躁不稳定;
18.    男性性功能减退;
  如果,上述情况出现太多,您可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喽!
 

呼噜震天真的是睡的香?

 

俗话说“呼噜打得震天响,觉睡得肯定香”,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打鼾对健康非常不利,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在医学上打呼噜、打鼾被称为:鼾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许多人都觉得睡觉时鼾声越响就睡得越香,殊不知打鼾其实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它是呼吸道狭窄、呼吸不畅的一个信号,是一种疾病。在医学上,会出现睡眠暂停现象的患者又被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对于人体的危害很大。

  如果您发现家人打鼾,就应该仔细观察他在睡眠时有没有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现象,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另一个典型症状是白天打哈欠,不管出现任何其中那个症状,你都应该陪家人尽快去医院就诊。

  医生建议想要睡觉不打鼾,拥有较好的睡眠品质,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白天不要过度劳累:身心的过度操劳会导致精神和肌肉的紧绷和疲惫,如果白天真的特别忙碌,在睡前最好先舒缓一下身心,如洗个温水澡、按摩、听听柔和的音乐等等,让自己没有负担地入睡。。

  2.睡前不要从事刺激的活动:如果让自己的情绪太过激昂,神经就会持续紧张无法放松,睡得也就不那么安稳了。

 3..侧睡:仰睡或趴着睡会让呼吸道受到压迫,导致呼吸不顺畅,侧睡时,松弛的肌肉会倾向一边,能给呼吸道足够空间。

 4.避免吸烟、饮酒和摄入刺激性药物:因为酒精、镇静剂、安眠药以及抗过敏药物都会使呼吸变得浅而慢,并使肌肉比平时更加松弛,导致咽部软组织更容易堵塞气道。只有保持鼻咽部的通畅,才能减轻鼾声,而吸烟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只会让已经堵塞的鼻腔和呼吸道变得更加糟糕。

  

 

 

“鼾事”知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2016年世界睡眠日是3月21日,星期一,中国的主题是:健康心理良好睡眠。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也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生理过程,睡眠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睡眠障碍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大量研究与临床实践都证明,睡眠障碍与人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互为因果。睡眠不仅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10万交通事故与睡眠障碍有关,睡眠障碍有关的医疗代价高达160亿。另据两位美国学者对7000人为期5年的研究表明,在影响人体寿命的7种因素中,睡眠是重要的一项,由此可见睡眠的重要性。
 
打鼾非小事:睡眠呼吸暂停的多系统损害
您睡觉时打呼噜吗?您知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病因有可能是打呼噜引起的吗?生活中的打呼噜,医学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病。打呼噜发生在睡眠过程中而不易被发现。很多人甚至误把响亮的鼾声视作睡眠质量好的标志,以至于患病很久不去就医,甚至导致睡眠猝死却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每晚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 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4%或微醒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指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加低通气的次数。分为中枢型(CSAS)、阻塞型(OSAS)、混合型(MSAS)三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症状为:经常感觉白天疲劳或容易打瞌睡;严重打鼾并且时而停止呼吸;早起头疼;不能集中精神,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早晨醒来嘴巴干燥,抽噎发作,夜尿等。但没有打鼾并不能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研究表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糖尿病、脑血管病、妊娠胎儿畸形、肿瘤等发病与OSAHS 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因 OSAHS 原因致病的,高血压患者中占30%至45%;糖尿病占23%,脑卒中占44%至70%,OSAHS 患者百分之百均患有心率失常,同时 OSAHS 患者中肿瘤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
睡眠呼吸暂停有哪些危险因素:
睡眠中,上呼吸道肌肉张力倾向于收缩,导致气管道缩窄,并有短暂塌陷。这会导致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并伴有血氧水平降低,并使之从睡眠中醒来。男性、中年、肥胖是形成睡眠呼吸暂停的最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下颌和面部解剖结构异常。面部结构,特别中间部位,硬腭的形状、鼻腔阻塞、悬雍垂过大、扁桃腺肥大、巨舌等都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中心型肥胖腰髋比例过高是形成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危险因素。这意味着苹果型身材的人比梨形身材的人更危险。
哪些因素会使睡眠呼吸暂停加重:
乙醇通过降低上呼吸道活动性而加剧睡眠呼吸暂停。镇静类药物有相似作用,有潜在降低呼吸驱动力的作用。睡眠剥夺,鼻腔阻塞以及仰睡也可加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的多系统损害:
高血压
美国高血压第七次报告将 OSAHS列为继发性高血压首位病因。国内 20 家医院数据显示,OSAHS 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 49.3%,高血压发生率随 AHI 增加而增高。OSAHS 患者间歇性低氧刺激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暂停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压波动。间歇缺氧也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启动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加速靶器官功能损伤与细胞凋亡。呼吸暂停时胸腔内负压迅速增加,增加心房、心室和主动脉的跨壁梯度,并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血压升高。长期慢性作用可使血管平滑肌增生肥厚,导致夜间睡眠及醒后血压升高。OSAHS 患者 24 h 非杓型、反杓型血压改变及夜间高血压的现象非常普遍。
冠心病
OSAHS 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较正常人群高 1.2~6.9 倍,中重度(AHI ≥ 20 次 /h)OSAHS 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 AHI 是冠心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合并OSAHS 的冠心病患者 5 年病死率比对照组增加 24.6%。对 OSAHS 患者行 CPAP 治疗,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OSAHS 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机制:(1)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2)间歇性低氧与缺血再灌注引起氧化应激反应;(3)SaO2下降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血黏度增加;(4)OSAHS 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5)血液缩血管物质内皮素 -1 增多,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减少;(6)激活炎症因子影响脂质代谢。
心律失常
OSAHS 患者中可观察到几乎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夜间,与 OSAHS 严重程度相关。目前认为,OSAHS患者自主神经紊乱、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影响窦房结和房室传导功能,是引起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原因。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增加血液黏度,减慢血流速度,易造成心脏突发事件。研究提示,合并 OSAHS 的房颤患者在消融术后复发率比无睡眠呼吸障碍的患者高 2 倍以上。另外,持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左房牵拉可能会产生新的病灶,导致房颤复发,OSAHS 是预测房颤复发的独立指标,接受 CPAP 治疗则可减少房颤复发的风险。
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率很高并可诱发、加剧慢性心衰。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多见于慢性心衰患者。OSAHS 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影响慢性心衰的机制:胸内负压的增加,引起左室跨壁压增加,增加了左室后负荷;同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致右室内径增加,室间隔左移妨碍左室充盈并降低了左室顺应性,致前负荷减少;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氧供减少,加重心肌缺血,长期可诱发或加重慢性心衰。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外周血管收缩;而呼吸暂停终止后,心输出量的增加又加大了外周血管的阻力,引起血压骤升、心率增快,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持续的交感兴奋状态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加速心肌重构,诱发心律失常。
卒中
OSAHS 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在卒中患者检出率约 7%。研究显示,OSAHS 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是对照组的 4.33 倍,病死率是对照组的 1.98 倍;卒中患者发生 OSAHS 的比例也显著提高,且增加 OSAHS 的严重程度。对 106 例中重度 OSAHS 老年患者的随访发现,这类患者在接受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采用 CPAP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从而改善预后。
呼吸系统
目前缺乏 OSAHS 患者肺高压发病率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2009 年一项研究发现,在轻中度 OSAHS 合并中度气流受限患者的肺高压发生率为 70%,其中约33% 的患者合并重度肺高压,合并肺高压的 OSAHS 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OSAHS 所致肺高压可能与间歇缺氧、肥胖、内皮素 -1 高表达、内皮功能障碍、用力呼吸引发的机械效应、反复夜间觉醒导致的缩血管反射等因素相关。治疗OSAHS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减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OSAHS 患者的哮喘患病率为 35.1%,而 37%哮喘患者有习惯性打鼾,40%有高度OSAHS 可能,其 OSAHS 发生率与哮喘的严重程度有关。OSAHS患者的凝血机制紊乱和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肺栓塞发生增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OSAHS 患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更为严重,易发生肺动脉高压,炎症状态加重,病死率升高。
代谢异常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OSAHS 发生率显著升高,而且OSAHS 患者空腹血糖增高、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健康人群。研究显示,OSAHS 与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血脂异常在OSAHS 人群普遍存在。研究证实,OSAHS 患者的高血脂与 AHI、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夜间 SaO2以及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消化
调查显示,50%~76%的OSAHS患者有胃食道反流,OSAHS患者经CPAP治疗后反流症状明显减少。同时,OSAHS还可引起低氧性肝损害。
发现打鼾了,怎么办?
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目前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PSG是在全夜6-7小时睡眠过程中,连续地、同步地描记脑电、肌电、眼动、口鼻气流、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等10余项指标,然后回访分析,以了解睡眠情况、呼吸情况及心脏变化。我院呼吸科现已开展PSG检查,更有远程同步睡眠呼吸监测多导云技术,此项技术患者只需携带一只“腕表”,便可完成监测。不再需要担心传统的PSG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恐惧,患者可以在家中完成检查,结果更接近患者的真实状态。
检查方法
1. 血液检查:病情时间长,低氧血症严重者,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 动脉血气分析:病情严重或合并肺心病、呼吸衰竭者,可能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
3. 胸部X线检查:并发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冠心病时,可有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等相应症状。
4. 肺功能检查:病情严重有肺心病、呼吸衰竭时,有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
5. 心电图:有高血压、冠心病时、出现心室肥厚、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等变化。
诊断方法
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睡眠时打鼾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身体肥胖、颈围粗及其他临床症状可作出临床初步诊断。
2. 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是确诊OSAHS的金标准,并能确定其类型及病情轻重。
3. 病因诊断:对确诊的SAHS常规进行耳鼻喉及口腔检查,了解有无局部解剖和发育异常、增生和肿瘤等。头颅、颈部X线照片、CT和MRI测定口咽横截面积,可作狭窄的定位判断。对部分患者可进行内分泌系统的测定。
治疗
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确诊为OSAHS的患者,鼓励其积极接受医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减轻体重。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因肥胖使颈部脂肪沉积增加而使上呼吸道狭窄,从而发生呼吸暂停,故减轻体重可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甚至可基本消除呼吸暂停。(2)取侧卧位睡姿。多数患者取仰卧位时呼吸暂停加重,取侧卧位时呼吸暂停减轻。所以取侧卧位睡姿可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3)戒烟酒。吸烟刺激咽部水肿狭窄,酒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肌肉松弛舌根后坠致上呼吸道狭窄,引起或加重打鼾,故睡前避免过量饮酒,有烟酒嗜好的患者应戒烟酒。(4)保持呼吸道通畅。平时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鼻腔阻塞性疾病,有助于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的改善。
二、进一步指导治疗:(1)由于鼻部、咽喉部疾患等导致的OSAHS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2)对于非解剖异常的OSAHS,重度OSAHS的术前治疗及手术失败者建议行CPAP治疗。OSAHS患者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的标准为:AHI > 15次/h;5< AHI > 14次/h 但伴随白天症状,如认知障碍、白天嗜睡、合并高血压及其它心脑血管疾患。告诉患者CPAP治疗OSAHS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患者白天症状。CPAP是目前非创伤性治疗OSAHS的首选治疗方案,无创伤、简便易行,无严重副作用。CPAP呼吸机综合文献报道,在OSAHS患者存在以下疾病时使用CPAP呼吸机时要慎重。胸部CT或X线检查发现有肺大疱,有自发破裂的可能;存在气胸或纵隔气肿;血压明显降低,休克未得到纠正;颅内积气或脑脊液漏;在患急性中耳炎期间应避免应用CPAP,待感染好转后可继续应用。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向患者讲解CPAP的基本常识,由于OSAHS的上气道阻塞是多部位的,更多患者需内科治疗。OSAHS是一种终生性疾病,CPAP治疗是一长期甚至是终生的过程。由于病情变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了解病情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鼾症让女人提早进入更年期
 
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如何让青春永驻,延缓更年期是每个女性都关心的问题。因为更年期的到来,也真正意味着女性青春不再了。中医有言,“女人养生养容在于睡”,生活习惯、饮食控制、心理调适等都是未雨绸缪,而良好的睡眠质量更是留住青春脚步的关键。近几年,在我国有睡眠问题的女性人数不断向上攀升,很多患者已经到了影响了社交活动得程度。
 
睡眠疾病有一百多种,鼾症是其中的高发病,男女老少皆有患病可能,其中女性鼾症常被人们所忽视。一方面是,很多女性鼾症患者本身并不知情,无人告知其在是睡梦中会打呼噜,另一方面女性鼾症患者在知情后只当是小问题而放任不顾,或者羞于就医。医生表示,女性鼾症相较于男性鼾症患者,肥胖者较少,没有太多严重并发症,大多是由于鼻腔病变和内分泌失调等问题而导致鼾症。
 
实际上,鼾症对女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身体上,女性鼾症患者常面色萎黄、皮肤粗糙、肥胖臃肿、口臭口苦、月经不调、痛经等严重损伤自己身体健康的疾病,严重者甚至会提前3-15年进入妇女绝经更年期;在家庭上,容易影响夫妻感情,孕妇打鼾更会造成胎儿缺氧,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在工作学习中,女性打鼾者夜里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无精打采,昏昏沉沉,社交心理压力大,容易引起神经衰弱、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打鼾这一行为,也容易使女性形成自卑、焦躁等性格障碍。
女人不服“老”,总是想着各种法子,誓要与时间争分夺秒。医学专家提醒广大爱美女性:岁月催人老,但大部分人本该比现在更年轻。女性要留住青春,就要睡个好觉,若发现睡眠问题,尤其鼾症等较为普遍的问题,切不可小视而延误治疗,应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安全可靠。女性要活得健康漂亮,小心别人对着你说“你老了”。
 
                                      (刘菲菲)

 

妊娠打鼾要当心
 
最近,产科有一个产妇,孕期高血压,产后反复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从睡眠中憋醒,伴有血压急剧升高,肺水肿。给予利尿强心等治疗,症状一过性改善但反复发作。后请呼吸科会诊,在得知产妇有长期打鼾的病史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现象,考虑为睡眠呼吸暂综合征停诱发的妊高症,产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在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后,患者未再发作呼吸困难,血压控制良好出院。
 
    在这里,我们提醒:孕期高血压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而且随着二胎政策开放,高龄产妇增多,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的妊高症会越来越多。
 
临床研究发现, 妊娠期高血压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存在密切关联,夜间睡眠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气道塌陷,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症状,主要表现慢性间歇低氧、 高碳酸血症、 胸腔内压及循环血压波动、 反复微觉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液中一氧化氮显著低于正常值,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白细胞黏附, 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出现过性高血压及持续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的反复发生,威胁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孕妇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先兆子痫的孕妇有打鼾症状的非常常见,妊娠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期患者,同时还有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的腹压增高更加重了子痫的病情。
 
另外,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胎儿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所以,当孕妇打鼾,特别是鼾声响亮且存在呼吸暂停现象,要高度注意,及时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3 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的主题是“美好睡眠,放飞梦想
一:睡眠不足的危害
1. 中风危险增4倍,早亡危险增大。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研究发现,与每晚睡眠7~8小时的人群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人发生中风的危险高4倍。《睡眠》杂志刊登一项涉及1741名男女参试者的为期10~14年的研究发现,男性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会明显导致死亡率升高。
2. 肥胖症、癌症危险陡增。《美国人类生物学杂志》载文指出,多项研究发现,长期缺觉会改变常规食欲,导致过量饮食,进而增加肥胖症危险。一项对1240名接受肠镜检查的参试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患者发生肠道息肉(肠癌前期)危险增加50%。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缺觉还会增加乳腺癌危险。
3. 糖尿病、心脏病危险上升。美国疾控中心2013年一项研究发现,睡眠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哈佛健康通讯》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缺觉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和心脏病发作关联极大。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危险分别增加48%和15%。
 
二:中医六妙招治失眠
下面介绍几种中医简便的助眠方法:
枣仁桂圆粥:适用于中老年长期失眠者。取酸枣仁(研成细末)、桂圆肉各15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早晚食用。如心肺功能不好者,可加少量百合、莲子;脾胃不健者,可加红枣、苡仁、山药;肝肾不足者,可加杞子、芡实。
糖、醋催眠法:长途旅行劳累,难以入寐,可用食醋1~2汤匙,冲入温开水1杯慢服,尔后静心闭目,自然安眠。暴怒之后,可饮糖水1杯,即可荡涤胸中郁火而安睡。
茶婆枕:陈粗茶泡饮后,将茶叶渣晒干,收集约500克,装入枕心(可加入干茉莉花适量),外加枕套,制成枕头。可清心安神治失眠。
沐浴法:每晚临睡前,用35~45℃左右的温水洗澡,淋浴或盆浴均可,时间为15~30分钟,或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亦妙。有条件还可经常洗温泉浴、桑拿、海水浴、药浴等,有益于睡眠。
静卧放松法:对临睡焦虑、难以入眠的人特别有效。方法是自然仰卧,双手重叠轻置肚脐上,呼吸均匀,排除杂念并全身放松。默念“天地悠悠,身心俱松,杂念不起,酣然入梦……”也可采用数息法,以帮助入睡。
足底按摩法:临睡前用双手交互按摩整个脚底5分钟,再分别按压涌泉部位2分钟。
三:如何拥有好睡眠
中医有句老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年分四季,一天也是一年的浓缩,凌晨3点到上午9点为日春,9点到15 点为日夏,15点到21点为日秋,21点到凌晨3点为日冬。日春时,阳气从肝出生,就像春天播种下庄稼的种子;日夏时,阳气在心里长,庄稼在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日秋时,阳气渐渐的往肺里收,庄稼成熟了,要秋收割麦子;到了日冬,阳气要完全藏进肾里面去,收获的庄稼装袋入库,来年也就是第二天再播种,这是阳气一天的生长收藏的过程,如环无端,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会有好收成。
1 、早睡早起。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不早起的人是没劲的,不是起的越晚越精神,反而是越累,不信你一觉睡到中午12点试试,不早起,阳气没有生起来,人就乏力,但乏力的同时人还爱发脾气,因为阳气憋死为火气,所以人就脾气大,体内的邪火太大了。浊酸腐蚀肾,全国肾病的人大概超过 1亿,根源就是起晚了,肝气没有生发出去,憋在了体内,肝主酸,这种酸性的物质,在腐蚀着肾,架不住天天腐蚀啊。
(1) 早睡。睡眠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晚9 点到凌晨3点为日冬,冬主避藏,阳气要进入冬眠期,是金不换的睡眠时间,晚上睡觉的时候,太阳在地球的下面(相对中国为上,美国为下),上为阳,下为阴,升浮为阳,沉降为阴,巨大的引力是向下属阴的,人的阳气是沉降属阴的,所以人睡眠充电敛阴的时间就长,人睡的就熟、就沉。相反,当白天的时候,太阳已经跑到我们的上面,引力是向上属阳的,同气相求,人的阳气也是升浮属阳的,人睡觉的状态就会很浅,无论从时间、质量,还是健康效果等方面都无法跟晚上睡眠相比较。
(2) 早起。早起一定要在5点,最晚不要超过6点前起床,起来后活动活动,看书写字都是头脑清醒的。而且5点起,少阳得以升发,少阳就是初生的太阳。人在5点前一天不起,就是一天体内没有太阳,一年不起,就是一年体内没有太阳。人体内没有太阳,就是缺少阳气,生病或早亡也就不足为奇。
2 、按照睡眠表来睡觉
初生婴儿(0-3个月):睡眠时间范围调整为14-17小时此前为12-18小时;
婴幼儿(4-11个月):睡眠时间范围调整为12-15小时此前为14-15小时;
学步儿童(1-2岁):睡眠时间范围调整为11-14小时此前为12-14小时;
学龄前儿童(3-5岁):睡眠时间范围调整为10-13小时此前为11-13小时;
学龄儿童(6-13岁):睡眠时间范围调整为9-11小时此前为10-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睡眠时间范围调整为8-10小时此前为8.5-9.5小时;
青年人(18-25岁):睡眠时间范围为7-9小时;
成年人(26-64岁):睡眠时间范围为7-9小时;
老年人(65岁以上):睡眠时间范围为7-8小时;
 

媒  体  关  注

安徽日报3月16日6版

合肥晚报3月17日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