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发起的“猫头鹰护眼计划”正在金寨地区开展全县近8万名青少年儿童的视力筛查,相较该项目之前在合肥地区60多所中小学开展的视力筛查,数据显示山区儿童视力不良比例要低于城市地区,这与山区孩子户外活动多,接触电子产品少有一定的关系。
市一院眼科医生史文彬指出,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方式,城市青少年儿童在紧张的课业之余应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并养成正确的用眼行为模式,有效预防近视。
山区儿童视力不良比例低于城市地区
“山区儿童的视力不良比例确实低于城市地区,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们视力问题的严重程度远高于城市地区。”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史文彬是“猫头鹰护眼计划”的发起者,该计划针对合肥全市3到17周岁的人群,监测儿童视力发育,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市60多所中小学的视力筛查。从今年3月21日开始,“猫头鹰护眼计划”走进金寨县,对全县中小学生的视力进行筛查。
在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南溪希望小学,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近视700多度,但是她佩戴的一直是300多度的眼镜,几年都没有换过。还有一对上二年级的双胞胎,通过这次筛查才发现两人都是内斜,早就应该开刀治疗的。“山区孩子户外活动多,接触电子产品少,所以视力不良比例要低于城市地区。”从目前金寨26所中小学近万名儿童的筛查结果来看,最让人担忧的是他们视力不良的严重状况要远高于合肥学生。
“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区域没有进行过眼科的专业筛查,还有就是护眼意识淡薄。”史文彬说,金寨一些孩子甚至没有见过视力表,不知道怎么配合医生查视力,对医生带来的各项检查仪器充满了好奇心。与合肥市中小学儿童经常接受常规体检不同,山区孩子很多从出生以后就没有做过眼科检查。“这里很多戴镜的孩子都是几年不换眼镜,但他们的矫正视力可能只有0.2、0.3左右。”眼科医生在筛查中发现,很多家长都缺乏科学的护眼知识,导致部分儿童长期佩戴不合适的近视眼镜,近视度数增长更快。同时,山区家长普遍认为小学生佩戴眼镜过早,即使发现孩子近视也会等到中学才给配眼镜。医生在筛查中发现一个现象,在视力不良比例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在金寨山区,中学生的戴镜人数与合肥差不多,但小学儿童的戴镜人数却远低于合肥。
除了给孩子们免费检查视力、建立视力档案,“猫头鹰护眼计划”还给金寨的学生家长进行了近视防控知识的讲座,并且为南溪希望小学300余名有需求的学生免费赠送近视眼镜。接下来,史文彬和他的团队还将为金寨7万多名中小学儿童开展视力筛查。
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方式
目前来看,光学矫正、药品和户外活动这3种方法对延缓近视进展有一定作用。权威学术杂志Nature于2015年3月19日发行的刊物中报道了多晒太阳预防近视的论点,这篇报道提到户外活动室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方式,只要户外活动的时间足够,每周至少11小时的太阳下活动,就可以帮助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避免眼轴增长,从而预防近视。
“最值得关注的是,近视眼研究的新进展纷纷指出户外活动在预防近视中的重要性。”史文彬说,新加坡和台湾2个研究小组先后证实增加户外暴露时间能显著降低发生近视眼的风险。通过金寨地区的视力筛查,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论点,充足的户外活动是孩子健康视力的重要保障。
鉴于目前城市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户外活动时间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眼科专家建议在尽可能多户外活动的同时,青少年儿童应该改变用眼模式的方式以取得较好的近视眼防控效果。美国眼科学会就提倡“20-20-20”的用眼习惯,即每近距离用眼20 min(分钟),需要视远20英尺,让眼睛休息20 s(秒)。
另外,很多家长认为戴眼镜会让孩子越戴度数越深,因此不让孩子戴眼镜。医生提醒,如果配戴的近视眼镜是合适的,又注意用眼卫生和习惯,近视度数会稳定在一定水平。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眼球会像身体一样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近视也会慢慢加深,这就是很多孩子眼镜越戴越厚的原因,跟是否配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如果孩子近视没有通过戴眼镜和其他治疗手段,反而会加深眼睛的近视程度。成年以后,人体的生长逐渐停止,近视也会逐渐稳定下来。
(费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