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15
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早被列入慢病防治工程,可人们对它的认识远不及高血压、糖尿病。合肥市滨湖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秀教授提醒,目前慢阻肺发病率逐年提高,厨师、交警等是高发人群。但很多患者不自知,常把它当成感冒、咳嗽来治,造成病情的延误,慢阻肺应提前预防,尽早治疗控制。
吸烟老是咳嗽一查竟是慢阻肺
“我今年
86
了,从
20
多岁就开始吸烟,现在这个肺啊一堆毛病。”
11
月
15
日,在合肥市滨湖医院阳光大厅“世界慢阻肺日专家义诊”现场,
86
岁的庞大爷说道。
庞大爷精神矍铄,可是据他说由于常年吸烟,很多毛病都找了上来,有时会咳嗽,甚至喘不上来气。为了身体健康他已渐渐控制抽烟的数量,而且尽量不把烟雾吸入肺部。
与庞大爷情况相似的人还有很多,据合肥市滨湖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秀介绍,曾有病人就医时问“为什么老是咳嗽,怎么治也治不好
?
”一了解,患者是一位烟民,还觉得“吸烟咳嗽是正常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受到过敏源刺激或病毒的刺激,咳嗽是正常反射。但老是去刺激气道,反射抵抗不了了,气道慢慢形成壁增厚狭窄,最终形成慢阻肺。”李秀说道。
慢阻肺发病率高患者多不自知
秋冬时节,又到了呼吸道疾病横行之际,而相比哮喘、肺炎等常见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似乎还是个相对陌生的名词。
李秀介绍,慢阻肺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属慢性气道炎症里面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咳、痰、喘。大部分原因是吸烟引起的,除此之外,遗传因素、肺部发育不全、大气污染、职业环境因素等也有可能导致慢阻肺。由于职业因素,厨师、交警都是高发人群。
从日常接诊来看,慢阻肺的发病率很高,急性发作比较多。且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要高很多,由于现在大气环境污染、厨房油烟污染,女性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中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阻肺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40
岁以上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已达到
14%
。我国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有
128
万,死亡率达
17.6%
,已超过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如果不及时干预,未来
30
年中国将有
6500
万人死于慢阻肺。
李秀强调,目前慢阻肺严重诊断不足,大众对慢阻肺认识不够,易当成感冒、咳嗽来治疗,往往都是重度至极重度才想到医院就诊。
戒烟、注意防护是预防关键
李秀提醒,慢阻肺是一种慢慢积累导致的疾病,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疾病不可逆转但是可以控制。如果已经出现慢阻肺的情况还不加以保养和治疗,最终会发展成肺心病、呼吸衰竭。
慢阻肺的治疗要从戒烟开始、预防开始、正规治疗开始。
李秀建议市民们在雾霾天气要注意防护,秋冬季节注意寒冷空气的刺激。要保持好心情,多吃些通便的食物,因为大便干结易造成肺气肿。另外人们可以打疫苗预防,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提前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