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挂号
  • 官方微信

严谨 求实 卓越 创新

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健康检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滨湖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输液顺序调控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8-07-31 来源:浏览量:1970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将会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智能催生精准,从而实现效率和效益前所未有的突破,这就是滨湖智慧医院获安徽省2018年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立项课题“人工智能输液顺序调控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其中“基于输液管内配伍禁忌的精准序贯输注研究”的最新成果。
 
我国住院患者人均每天使用静脉输液约3.5-5.0袋(瓶),输液顺序不合理常会导致连续输注的两种输液在输液管内产生浑浊、沉淀或变色等现象,调配后有一定储存时限的输液不及时输注,不考虑时辰药理学把握最佳时间点给药,不考虑顺序依赖性药物相互作用,预 防用药未先使用,抗菌药物未根据PK、PD特性按照合适的频率和时间给药,BID用药连续输注等,轻则降低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严重者无法确保用药安全。

 

然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每天调配大量的成品输液,多样化的病人、多样化且随时变化的医嘱,单靠人工无法判断两组存在输液管内配伍禁忌的输液每天会出现于哪些患者一天的输液中可能被连续输注,哪些患者一天的输液可通过调控输注顺序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目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领域需亟待解决而又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

 

 

 
  滨湖智慧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建立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智能提示,精准定位可通过调控输液顺序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住院患者、精准定位存在组间配伍禁忌的住院患者以及精准定位连续输注需要换瓶(袋)冲管的静脉输液。药师只需关注已精准定位的66.33%的住院患者,对其一天的静脉输液进行输注顺序的调控,便可实现对全院43个病区住院患者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全覆盖,大大提高了输液顺序标签标注药师的工作效率;关注已精准定位的18.56%存在输液管内配伍禁忌的住院患者,将输液管内配伍禁忌的两组输液以第三种输液间隔,因兼顾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法间隔者以精准定位冲管的方法解决,避免了输液管内配伍禁忌的发生,大大减少了护士盲目冲管的次数。现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连续输注更换输液冲管次数由51.63次/病区/天减少至2.24次/病区/天,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按连续输注每次更换输液均以20-50毫升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冲管计算,每年可节约冲管花费的输液费用约217万元。  

 

本发明建立的基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调控输液顺序的研究方法,适用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一个自然天医嘱≧2条的患者,每天调配的输液量无论大小均适用,而且输液量越大获益越显著。从智能到精准,提高了药师调控输液顺序和护士换瓶(袋)冲管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冲管花费的输液费用,从而带来了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创造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社会效益,这也将是该项发明的终极目的。
 
下一步,通过对区域性输液顺序标签标注历史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最终实现人工智能输液顺序调控。智能、精准、效率、效益,这将是未来医疗的创新发展方向。   
       
                                                (文/图 静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