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护理部在2016年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中创新性的应用OSCE模式,根据教学目标设置10个模拟临床情景的考站,受试者在规定时间内依次通过各个考站,对站内的标准化病人进行检查以及接受站内主考官的提问,提出诊断结果和处理方法,获得测试成绩。最终,14名新护士顺利通过本次结业考核。
OSCE主要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方法。OSCE的基本精髓是“以操作为基础的测验”(performance-based testing),主要用来评估医学生、实习生、临床医师、护士等人员在临床操作技能以及循证医学、评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1984年,麦克斯特大学的Hamilton 首次将OSCE模式应用于护理领域,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而且主要是应用于护理院校的教学中,在临床的培训和教学中应用较少。
早在2016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新入职护士14人,在集团护理部的领导下,西区护理部严格按照集团护理部的要求进行了新护士规范化轮科培训,14名护士轮科结束,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规培护士的结业考核成了西区教学组思考的问题。教学组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制定《西区2016年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方案》,从考核组织、考核对象、考核时间、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具体考核安排、考核结果计算等六大方面全面探索使用OSCE考核模式。
在OSCE方案的设计中,共设置6个大站(10个小站)。第一大站为理论考核,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科护理知识;第二大站为成人CPR考核;第三大站为健康评估站,分为问诊站、专科查体站和入院宣教站三个小站;第四大站包括护理问题提出站和护理计划制定站;第五大站为护理措施落实站,主要是根据所选病例,抽取相应的专科操作一项;第六大站包括护理评价站和健康教育站。此次考核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后面八个小站,全面考察新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病例选择上,教学组选择内、外科各一例的典型案例进行各个考站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脚本的编写。同时进行SP和各站考官的培训,要求各站的SP和考官十分熟练的掌握所选病例的相关知识及考核评价内容。其中SP的培训是重点,要求SP能够真实、真切的模拟案例中病人的一些临床表现、该疾病的常见主诉、体格检查时的配合等,但是又不能使用医学术语、与考生不能有提醒的语言。
OSCE模式作为目前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可的、能够有效培养和考核临床实践综合能力的评价模式,此次该模式成功应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有利于培养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基础与专科护理能力等临床实践综合能力,是实现高质量护理的保障。
贾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