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7
日,我市一年一度的中考体育拉开帷幕,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考体育考试的设立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促进作用,总分
60
分值,对家长和学生都至关重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博士、副主任医师殷浩针对每年学生的运动损伤,告诫同学们在训练中要讲究科学,方法要适当,强度要适中,巧妙挣分。
殷浩博士提醒,运动前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可安排一至二个月的训练周期,将训练分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制定每个层次学生的训练目标与计划。热身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提高肌肉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及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他提醒,运动的强度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最好控制在最大心跳率的
60
%~
90
%范围内,每次运动时间应在
30
~
60
分钟之间。运动中如出现胸痛、高度呼吸困难、目眩、头痛、脚步混乱不听使唤、脉搏显著加快等自觉症状,或有颜面苍白、冒冷汗、嘴唇发紫等他觉症状时,应该立即中止运动。
如果再比赛或训练时发生运动损伤,应谨记“
RICE
”原则。
R-REST
,立刻制动休息,减少出血和肿胀,避免加重损伤;
I-ICE
,冰敷
伤后
48
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块局部冷敷,每隔
2~3
小时冰敷
20~30
分钟,有效起到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减轻疼痛和肌肉痉挛;
C-COMPRESSION
,加压包扎
可以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
减少内部出血,减轻出血及淤血,促进吸收和消肿;
E-ELEVATION
,抬高患肢能减轻出血,促进静脉回流,促进吸收,消肿。
此外,应当做好心理辅导,学生一般心理素质不稳定,训练经验少,自信心不足,因此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家长在此期间还应关注学生的营养和睡眠,注意学生的营养和恢复,多摄入蔬菜和高蛋白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是提高成绩,缓解肌肉疲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