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挂号
  • 官方微信

严谨 求实 卓越 创新

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健康检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集团医院两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2021-01-21 来源:浏览量:1913

 

近日,经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团医院两项目被评定为 2020 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张颖教授团队与省立医院合作项目“晚期肺癌精准化诊疗策略及推广应用”获一等奖,集团医院南区滨湖医院自主研发项目“基于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人工智能输液顺序调控系统”获三等奖。
 
历时 10 晚期肺癌精准化诊疗研究取得成果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均居首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50% 肺癌患者一经发现即为晚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开发诊疗及预后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甄别和精准选择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深入解析耐药机制且加以逆转是目前肺癌领域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团医院张颖教授团队和安徽省立医院潘跃银教授项目组合作,历时 10 余年,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展开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发现肺癌患者呼气中正丁醇和 3- 羟基 -2- 丁酮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腺、鳞癌的鉴别诊断;较早发现持续使用 EGFR-TKI 药物结合化疗可部分克服部分 EGFR TKI 的耐药,高剂量脉冲给药方式能使部分 EGFR-TKI 常规剂量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再次获益;国际上较早开展采用免疫治疗技术治疗晚期肺癌的探索;团队首次证实 p53/miR-193a/EGFR 反馈环路是 NSCLC 肿瘤增殖和转移的驱动因素;较早发现 MET 外显子 14 的再次突变是 NSCLC 患者克唑替尼获得性耐药的新型分子机制之一;国际上较早提出应激颗粒导致肺癌化疗及靶向药物耐药的理论学说,为逆转其耐药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该项目集诊断、治疗、生物预测标志物及耐药机制研究为一体,系统而创新性的发展了晚期肺癌精准化诊疗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推广应用价值。
张颖教授及其团队自 2011 年以来相继开展肺癌的系列基础研究,初期完成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株的建立,继而将化疗药物、 EGFR-TKI 靶向药物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肺癌细胞株,探索其对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各蛋白水平的影响,完成高剂量脉冲给药方式克服肺腺癌细胞 PC9/GR 的体外观察研究,为该项目提供理论支持,近年来相继发表 SCI 期刊论文 5 篇,国内中国临床药理学、肿瘤、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等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8 篇,并获得安徽省科技厅年度重点项目立项,获得 2020 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基于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秒完成全院 43 个病区输液顺序调控
此次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的项目“基于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人工智能输液顺序调控系统”为合肥市滨湖医院自主研发项目。项目实现 3 秒完成全院 43 个病区基于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输液顺序调控,提高了患者输液安全和治疗效果,智能、精准、高效解决了长期困扰临床的冲管难题,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药师的工作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冲管输液费用,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
该项目获发明专利受理 1 项,授权原创软件著作权 3 项、备案标准 1 项;出版著作《全程化静脉用药监护》( 30 万字)一部;发表论文 7 篇( SCI 论文 1 篇、中华核心 1 篇、北大核心 4 篇);全国大型年会获奖论文及案例 8 项,受邀全国大会发言 2 场。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为 2018 年院内获奖新技术 1 项,并在黄山市人民医院等全国 5 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项目团队在国内首创“人工智能输液顺序调控”技术人机大战,受到健康报、人民网等二十多家媒体的争先报道与转载。除了获得 2020 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项目团队的“基于安全有效智能输液系统”还荣获合肥市第六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成果。在全国第五届中国药学服务创新大赛中,该团队项目“孰(输)先孰(输)后——基于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人工智能输液顺序调控系统”从全国 160 个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大赛“全国十佳创新项目”、“最佳网红创新项目”称号。
 
据悉,集团医院在 2020 年共获批国家、省、市级纵向科研课题立项 41 项,横向课题 6 项,中央补助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一项。全年科研成果丰硕,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合作)、三等奖一项,安徽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合肥市第六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项目一等成果 1 项、三等成果 1 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奖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31 项、著作权 4 项;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高质量论文、论著 340 篇。
在新冠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科研攻关,全年获得合肥市新冠专项攻关课题 5 项、安徽省卫健委专项攻关项目 2 项、科技局立项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 项。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影像学表现探讨与人工智能影像筛查》获得项目资金 18 万,该项目在疫情期间与科大讯飞合作,研发出新冠肺炎病灶 CT 快速识别系统,病灶识别率达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