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第四届长三角医院医保管理论坛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医院医保管理新进展学习班”圆满落幕。此次论坛由上海医院医保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医院医保管理专委会共同协办,在上海设立主会场、三省分别设分会场,通过互联网四地连线、交流学习,长三角地区医院医保管理者参加了论坛。
上海医院协会医保管理专委会主委、华东医院书记邵建华主持论坛开幕式。安徽省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主任委员、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唐智国,上海市医院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上海市医保协会会长郑树忠,上海市医疗保险局副局长曹俊山先后为大会致开幕词。
唐智国主委首先代表安徽省医保专委会向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上海医院医保专委会和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及欢迎。他指出,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每家公立医院在面临疫情常态化防控、医改纵深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如何多措并举,提升协同质量,让公立医院稳步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医保人共同的课题。安徽省长期以来作为深化医改的“排头兵”,近年来为长三角医保一体化事业做了众多积极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收获更多丰富的经验,为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工作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邹和建副会长代表上海市医院协会,向线上线下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欢迎。他强调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是“近邻”也是“队友”。对在上海刚刚经历的抗击新冠肺炎考验中给与支援和帮助的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随后提到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三省一市医院医保管理者共同的事业和挑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碰撞,帮助大家激发新的思想火花、新的管理思路,建立更紧密的互联互通,推动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向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发展,“四手联弹”共奏一体化发展的医保交响曲。
郑树忠会长从疫情期间推出的门诊慢性病长处方政策和互联网医院的便民举措方面,肯定了上海医保惠民政策的落实度。并期望在目前常态化疫情管控下,做好基金监管工作的同时,可以继续推行各项医保惠民政策,解决老百姓在疫情期间看病难的问题。
曹俊山副局长回顾了长三角医保论坛跟随国家医保政策改革一路走来做出的跨省就医,耗材集采,线上支付,试行先行DIG/DIP支付等专项行动,并提出医保人要依托长三角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优势,始终坚持长三角一体,聚焦区域创新、协调发展,致力于为长三角区域的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继续奋力谱写新时代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随后,上海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张明,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监督检查所所长龚波,江苏省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杨,上海市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陶敏芳,浙江省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主任委员林敏,分别就深入推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建设工作的上海经验,新形式下医保监管与医院管理关系,分享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国谈药品应用与影响,DRG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授课和经验分享。
下午在四地共六个分论坛,如期进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医院医保管理新进展学习班,其中安徽分论坛邀请了省内知名医院负责人、医保相关领导及各领域内的专家分别开展主题讲座。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药师管理科主任汪磊,从我国门诊慢特病管理现状入手,探讨了医保双通道药品政策对医院管理的挑战。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杨立新,从精细化的组织架构、完善的制度流程、合理的团队分工、定期的培训学习等方面交流了该院作为DIP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医院的实践经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医保办副主任范蓓丽分析了新形势下如何从基础、技术、管理、制度、组织、绩效等角度进行医保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保处处长操乐勤就DRG付费对医院发展的影响、医保职能的转变、精细化管理路径及成效等方面探讨了DRG付费下医院医保管理之路。天长市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董金梅分享了该院关于医共体医保管理的经验和成果。最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唐智国从懂病案、吃政策、会分析、勤沟通四个方面对医保人提出高标准的要求。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医保办主任张思宁,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卫生经济科主任丁燕,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君仓,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安徽总队医院医保办主任陈锐分别担任主持嘉宾,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持续全天的本次论坛,内容丰富、演讲精彩、安排紧凑,与会人员与专家交流互动,学术氛围浓厚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