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挂号
  • 官方微信

严谨 求实 卓越 创新

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健康检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得高分!麻醉科余骏马团队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 提出干预难治性疼痛的新策略

2023-01-10 来源:一审:吴雯,二审:费秦茹,三审:李玲,编辑:苏蛰龙浏览量:3021

近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余骏马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朱霞、刘际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IF= 19.865 )在线发表题为“A neural circuit for the suppression of feeding under persistent pai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种在持续疼痛下抑制进食的神经回路。


微信图片_20230110102619

 

该研究展示了一个由前扣带皮层(GluACC)谷氨酸能神经元产生投射到下丘脑外侧区(GluLHA)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回路,抑制持续性疼痛模型小鼠的食物摄入。此外,这些GluLHA神经元投射到下丘脑弓状核(POMCArc) POMC神经元(与减少食物摄入有关的神经元群体)。在体钙显像和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显示,持续疼痛的模型小鼠GluACC→GluLHA→Arc回路被激活,并伴随着雄性和雌性的进食减少。利用化学遗传学抑制这一回路可以缓解摄食抑制行为。因此得出结论,GluACC→GluLHA→POMCArc 神经回路参与驱动持续性疼痛下的进食抑制。


微信图片_202301101026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唐皓迪、董婉莹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学硕士研究生胡锐(目前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朱霞、刘际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余骏马主任医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也得到中国科大的薛天、熊伟和毕国强教授的大力支持,以及科技部、基金委和中科院项目的支持。

 

2020年以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开展长期合作,并进行多方面实验研究,未来也更加期待双方的科研合作继续深入开展,取得新的突破。